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百年好合:民國素人誌第一卷

百年好合:民國素人誌第一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135705
蔣曉雲
印刻
2012年1月11日
80.00  元
HK$ 68  







叢書系列:文學叢書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學叢書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等到民國一百年,
我們終於等到曾源流於同一片黃土地,
因改朝換代而離家離鄉離國的人,
之後的故事。

  〈百年好合〉百歲金蘭熹從家中總管到鋼筆小姐,以貴族身世自我推銷給企業家二代的平生緣。
  人人羨慕她命好,不知道訣竅就是心淡;「心淡」說起來容易,可是人生要不經過些事先把心練狠,哪兒就能淡得了?

  〈女兒心〉初老的陸貞霓因丈夫黃智成過世犯了抑鬱,在香港重遇發仔後引動少女情思而漸釋懷……
  無憂無慮的日子是從離開門前植滿梧桐的上海老家後就不見了嗎?那麼是從離開擺滿了蠟梅和水仙慶賀新年的香港父母家以後嗎?

  〈北國有佳人〉上海灘名舞女淑英分別在上海、台灣、美國侍候過男人,每個都是她逃離從前的依託。
  車行漸去,淑英感覺自己像故事裡遇鬼的書生,次日清晨醒來看見昨夜的庭台樓閣變成了土丘荒塚;她疑惑了……

  〈鳳求凰〉穆斯林古麗與學生兵國清因戰爭無依因愛情犯死罪,逃到天涯海角無歸期的私奔情事。
  兩朵紅雲湧上她的臉頰;她結過婚有過男人的,都不知道兩個人只說著話,手都沒碰著,也能讓人口裡生津,心裡發毛。

  〈珍珠衫〉溫柔婉約的愛芬在分居的丈夫大偉與老情人朔平間長期維持著恐怖平衡,兩老的初戀最終……
  女人記得一切細節。朔平一生……卻作夢也沒想到能靠三腳貓的閨房術被愛芬當成「大情人」來愛戀了半生。

  〈昨宵綺帳〉舜美與雪燕年紀輕時都愛上飛官也都遭遇女人最悲苦的命運;只是舜美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
  恨呀!沒見沒聯絡都能藏一條手絹偷著想,舜美的嫉妒讓她心痛到連至儀落在她身上的拳頭都成了解脫。

  童年時在眼前閃過的身影,窩在蔣曉雲的心頭,記憶反芻了大半生,等到民國一百年才開始訴說……

  故事雖屬拼湊和虛構,我創作時,人物的一生歷歷在目,他們的英靈也與我同遊天地。我清楚地知道他們從哪裡來,會到哪裡去,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什麼樣的痕跡。

  和眷村裡「效忠領袖」與「官大一級」的鮮明階級意識不同,我成長過程中遇見的從大陸流亡到台灣的難民好像對政府都是牢騷滿腹,談到兩岸當時的「民族救星」更是意見比敬意多。既是難民,應該可能也有生計之憂,可是他們碰在一起卻很少聊油錢米價,反而喜歡讀他們不大相信的報紙,交換小道消息,和分析時勢;彷彿身在鄉野,卻覺得廟堂之事也是生活的一部份,自己可以置喙。等我長大後反芻才想通,原來這群人是民國的「士大夫」,經濟社會中叫「中產階級」。同是難民,雖然不是富貴的「上流社會」,他們卻或有文憑,或有技能,即使在難中,基本的飽暖問題還是可以得到解決,就有餘力繼續「生活」。

  他們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追求事業、愛情、婚姻,喜歡和朋友分享對人生的期望和想法;他們也關心大世界裡的經濟,政治,和時局,很長的時間他們都在擔憂「老美」隨時會放棄彈丸之地的台灣;好像他們相信第七艦隊還勝於保衛復興基地的國軍。他們講起領袖並不比今天在電視上罵馬英九像罵兒子一樣的名嘴更仁慈,對軍人和他們的眷屬也都沒有什麼崇敬之意,反而會指名道姓地怨怪哪位將軍不會帶兵要為打敗仗負責任。生活中娛樂顯然對這些「難民」很重要,他們上館子,聽戲,和看電影;友誼也很重要,他們老是聚在一起怨天尤人或者八卦配對;除了時空不一樣,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和如今的中產階級沒什麼不同。這些人遭逢亂世,其中有些際遇比我寫的小說還離奇……

作者簡介

蔣曉雲

  出生於台北,祖籍湖南岳陽。現旅居美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系博士班。

  曾任《民生報》兒童版、《王子》雜誌主編。

  學生時期即開始寫作;一九七五年發表處女作〈隨緣〉,一九七六年起連續以短篇〈掉傘天〉、〈樂山行〉,中篇〈姻緣路〉,三度榮獲聯合報小說獎,以媲美張愛玲的驚人才華飲譽文壇。作品後來結集成《隨緣》、《姻緣路》出版。

  一九八○年後結婚去國,匿跡文壇三十年。

  二○一一年春天以長篇小說《桃花井》驚喜復出,短篇小說集《掉傘天》於夏季出版。民國素人誌第一卷《百年好合》在民國百年年末推出,餘將陸續出版。


自序 等到民國一百年
〈百年好合〉
〈女兒心〉
〈北國有佳人〉
〈鳳求凰〉
〈珍珠衫〉
〈昨宵綺帳〉





等到民國一百年

  少年時對感覺不可能發生的事,會跟朋友賭氣一樣地說: 「那你就等到民國一百年吧!」

  我的父親是民國二年的春天出生的,比中華民國只小一歲。可是他的身份證年齡卻在由香港到臺灣時被代填入境資料的友人誤填成民前一年,那又比中華民國大了一歲。因為需要填寫表格時記的父親生日跟他實際在家慶生時的生年月日不符,所以很大了我都搞不清楚他的年紀。我三十歲以後,他常常跟我說一句俗諺:「人人有個36, 喜的喜來憂的憂。」我一直以為他是勉勵我在而立之後要時時戒慎恐懼,努力不懈。一直到他過世之後,我常常因為思念,把記得的父女互動在心中一遍遍回憶分析,才覺悟到一九四九年中國動亂的時候,他的實際年齡正好是36歲;那一年發生的事情讓他,和許多像他一樣的中國人,人生產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

  父親在湖南老家是一個地方型的政治人物,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是他「在臺上的時候」。國共內戰,他被迫離開家鄉,失去了政治舞臺。因為不能忘情,在我出生後,他還曾逼迫對政治完全沒有興趣的我母親去競選臺灣省議員;因為他評估當時有婦女保障名額,要求票數有限,在當時算高學歷又風度極佳的母親會有機會當選。沒有想到為此加入國民黨,卻因為拉不下臉到處求人賜票的母親,差一票飲恨,那也斷了父親想在臺灣繼續家族「政治生命」的夢想。

  可是這個挫敗卻沒有影響父親對「管理眾人之事」熱衷的脾性,我小時候家裡一直人來人往地很熱鬧,事後回想,簡直是常常有人在我家「全民開講」。我喜歡自己看書,對大人講話從不旁聽,這個良好的品行總是被客人盛讚,這就更讓我遠離客廳裡的清談。現在想起來,我大概錯過了旁聽一整部民國的稗官野史。然而即使這樣自外於客廳裡的「座談會」,不小心飄進耳朵的一些事情和人名卻在我此後的一生於完全想不到的時空和書頁之中與之重逢或證實。事後追憶,這個奇妙的童年環境是讓我變成一個在臺灣戒嚴氛圍中長大,卻對威權或權威一無所覺的主因。

  一九七九年我以文藝界青年代表的身份應邀去總統府,十個樣板人物輪流跟蔣經國握手,個個沉默不語,行禮如儀,我身旁的大明星林鳳嬌(成龍的妻子,房祖名的媽媽)還緊握我的手,微微發抖,我想一個女明星什麼場面沒有見過,跟兩個老頭(另一位是副總統謝東閩)握握手,何以激動至此?輪到我的時候,我特意示好,說:總統你好,我也姓蔣。蔣經國聽說不過一愣,旁邊的侍衛大概覺得於體制不符,就有點粗魯地用手臂把我隔開了。回家後我不大高興,父母就安慰我說:你願意跟他握手還搭講,真是看得起他,小蔣怎麼這麼不懂禮貌!

  和眷村裡「效忠領袖」與「官大一級」的鮮明階級意識不同,我成長過程中遇見的從大陸流亡到臺灣的難民好像對政府都是牢騷滿腹,談到兩岸當時的「民族救星」更是意見比敬意多。既是難民,應該可能也有生計之憂,可是他們碰在一起卻很少聊油錢米價,反而喜歡讀他們不大相信的報紙,交換小道消息,和分析時勢;彷彿身在鄉野,卻覺得廟堂之事也是生活的一部份,自己可以置喙。等我長大後反芻才想通,原來這群人是民國的「士大夫」,經濟社會中叫「中產階級」。同是難民,雖然不是富貴的「上流社會」,他們卻或有文憑,或有技能,即使在難中,基本的飽暖問題還是可以得到解決,就有餘力繼續「生活」。

  他們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追求事業、愛情、婚姻,喜歡和朋友分享對人生的期望和想法;他們也關心大世界裡的經濟,政治,和時局,很長的時間他們都在擔憂「老美」隨時會放棄彈丸之地的臺灣;好像他們相信第七艦隊還勝於保衛復興基地的國軍。他們講起領袖並不比今天在電視上罵馬英九像罵兒子一樣的名嘴更仁慈,對軍人和他們的眷屬也都沒有什麼崇敬之意,反而會指名道姓地怨怪哪位將軍不會帶兵要為打敗仗負責任。生活中娛樂顯然對這些「難民」很重要,他們上館子,聽戲,和看電影;友誼也很重要,他們老是聚在一起怨天尤人或者八卦配對;除了時空不一樣,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和如今的中產階級沒什麼不同。這些人遭逢亂世,其中有些際遇比我寫的小說還離奇,真事隱,假語存,我就謅出了這第一卷裡的「北國有佳人」和「昨宵綺帳」。

  從中產階級社交圈衍生出去的:有依附他們為生的服務業,和他們為之提供知識和技術的達官貴人階層。

  服務業階層的難民可能受教育程度比較低,求職的通路受限;聰明或有技能的就賣手藝或做小生意,老實或沒有文憑卻有力氣的可能當僕役或賣苦力。他們的時間更多花在為衣食謀,沒有時間和書本知識搞些風花雪月,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就也更火辣直接。在《百年好合── 民國素人志(一)》裡的代表人物就是《鳳求凰》裡的主人翁。我還記得我到了快30歲才發現文盲跟非文盲的世界有多麼不同。我開始回想生命中曾經擦身而過的幾位不識字的長輩,遐想他們跟著一九四九年的難民潮來到臺灣的無奈和際遇。他們也曾在我童年的某時某處短暫出現,他們不是我父母親侈談天下事的座上客,我應該對他們的瞭解很有限,可是我的記憶和想像卻忍不住要去捕捉他們的身影。

  等我到了海外求學並且定居,發現原來很多和我父母一樣的「民國素人」在天下大亂時沒有去臺灣,他們直接去到了世界各地,他們在民國的社會階級更往上層,很多昔日王謝流落異鄉,後代也就成了你我身邊的尋常百姓。我的思想也跟隨他們的足跡四處流浪與尋訪。然而我直接認識的其實有限;《民國素人志(一)》裡的《百年好合》、《女兒心》、《珍珠衫》就是我瞎編胡寫的這類人的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很難說清《民國素人志》裡的人物究竟有多真實?講的是「素人」的事,寫的時候實非「素描」。故事雖屬拼湊和虛構,我創作時,人物的一生卻歷歷在目,他們的英靈也與我同遊天地。我清楚地知道他們從哪裡來,會到哪裡去,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什麼樣的痕跡。

  我不能具體的指出我的父母,和他們的朋友,或者在我童年時曾經閃過的身影,都出現在哪一個故事裡?可是那一雙無邪小女孩的眼睛卻跟著我的上一輩走了一遍他們的民國。然後,我花了大半生反芻,追尋,和思考,等到了民國一百年才開始訴說。




其 他 著 作
1.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卷四白色的賦格
2. 四季紅:民國素人誌第三卷
3. 啞謎道場之君自何處來
4. 紅柳娃:民國素人誌第二卷
5. 啞謎道場之香夢長圓
6. 掉傘天 蔣曉雲短篇小說集
7. 海內外青年女作家選集(15)(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