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芝浩(Walter Bagehot)1873年鑑於倫敦銀行業崩潰而出版的《倫巴德街》(Lombard Street),簡扼闡釋央行為什麼要當最後貸款者(lender of the last resort),以確保信用體系處於風雨飄搖之際的流動性。白芝浩的著作立下了原則,對於定位現代央行的角色,尤其在危機時期的角色,裨益良多。不過,近年的全球性金融崩潰,形成前所未見的考驗。有鑑於此,《最後交易者─美國央行力挽金融狂瀾的新角色》(The New Lombard Street,原文直譯指新倫巴德街)列舉必要的創新原則,以因應當今市場的動盪,好重建金融體制。
便於讀者了解今日危機是怎麼來的,作者佩里.梅林(Perry Mehrling)追溯聯準會1913年成立以來,美國銀行業體制內形成的概念和制度。他解釋聯準會如何自英國和歐洲汲取典型的央行智慧,並加以調整,以配合美國獨特且活躍的金融狀況。梅林也陳明,聯準會不知不覺扮起了最後交易者(dealer of last resort),為的是要確保證券市場的流通性,證券市場也正是近年金融危機最激盪的市場。迄今,危機餘波盪漾,聯準會不得不以史無前例的方式來調整,也必須要有一套可依循的新原則。在《最後交易者》中,梅林倡議回歸央行典型的「貨幣觀」,從貨幣市場來評估風險,並重振金融體制的信心。
作者簡介
佩里.梅林(Perry Mehrling)
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經濟學教授,著有《費雪.布萊克回憶錄》(Fischer Black and Revolutionary Idea of Finance) 和《Public Interest: American Monetary Thought, 1920-1970》
信用內在不穩定性(the inherent instability of credit) 有些信用所付的支出,成了別人的收入,藉由直接和間接推升所購買商品價格,產生商品現有庫存調漲價格的趨勢。有庫存的人就會刺激更多支出,趁需求上揚前購買,趕在未來漲價前賺取額外的利潤。由於現有庫存調漲價格常常可以提高信用,額外的支出就很容易借到錢,比起一開始支出容易得多了。資產價格上漲和信用擴張的回饋循環,即是貨幣經濟學家霍特里所強調信用內在不穩定性的根源。
最後貸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央行暫時提供自有資金,以滿足別無他法可應付的約定額度。白芝浩寫書之前,英格蘭銀行在英國國內已習慣自己是最後貸款者。美國一九三五年通過的銀行法,也表示聯準會已預備要完全做個最後貸款者,接受凡是「健全的」資產為擔保品,不限於短期可自償的票券。
最後交易者(dealer of last resort)聯準會二00八年九月(雷曼和AIG崩潰之間)鑑於資金市場緊縮,進一步把大筆資金納入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可視為聯準會轉為「最後交易者」的關鍵時刻。介入範圍由貨幣市場擴大到資本市場,以確保市場流動性。身為最後交易者,聯準會擔保的,不是借款人承諾要付的款項,而是承諾本身的市場價值。作者主張聯準會坦然接受自己是最後交易者的角色,下一步就是以這個新的認知作為基礎,發展新世代的貨幣政策和金融規範。
期限結構預期假說(expectations hypothesis of the term structure,簡稱EH) 長天期債券的利率應是該債券期限內所預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假設你有錢,接下來二年想投資,可以買二年到期的債券,或者買只有一年期的票券,所得收益再買一年期的票券。既然投資人可以自由從兩者擇一,在市場的均衡狀態下,兩者必須有同樣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