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教「腦與行為」時,第一週的參考書用的是《星期五的腳印》(Friday’s Footprint),我用它的目的跟這本書一樣──了解大腦發展的原因。當魯濱遜飄流到荒島上時,他以為是個無人島,只有他一個人在這島上,當他在沙灘上看到另一個人(即星期五)的腳印時,他立刻知道,從今以後,生存的策略要不同了,他要改用社會策略了,這也就是作者說的「雙人心理學」(Two- Person Psychology)。人的腦會發展到這麼大,用掉身體這麼多的能源是有原因的(我們的腦大約三磅,占我們體重的二%,但是用掉我們身體二○%的能源),因為人是社會的動物,彼此的關係又這麼錯縱複雜,必須有很大的腦才能處理這些一表三千里的裙帶關係,誤把敵人當心腹的代價是很慘痛的。
我們的腦是「社會的腦」(Social Brain),人離群就不能生存,古代懲罰犯人的方式就是把他驅逐出團體,沒有團體的疪護,人很快就會死亡。天主教到現在還是有「逐出教會」(excommunicate)的懲罰。所以每個人都得有社交技巧,必須依附到某個團體上,「社會腦」的出現就是因應這個需求(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羅賓?鄧巴的《哈拉與捉虱的語言》(Grooming, Gossip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by Robin Dunbar,中譯本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