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融市場遇見心理學
專業投資,其實就是找到物美價廉的投資標的——找到了,你可以買進,等待價格上漲,再出脫以賺取利潤。然而,價格並非唯一的考量因素。金融商品的價格隨時隨地在改變,雖然價格終將反應價值,但是還有一些其他因素驅使價格變化。《金融心理學》探討的就是這些因素。
本書深入探討金融市場的神祕面向:市場心理如何發生,如何學習並且觀察它。某些帶動價格波動的心理機制是明智而合理的,有些則讀來令人莞爾。不過,如同我們將反覆看到的,心理機制不斷出場,和金融交易的存在時間一樣久遠。
心理因素會影響股市的波動,《金融心理學》結合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理論來解釋技術分析之精髓,完整揭示市場心理驅動金融行情的變化過程。並對許多金融市場基本現象提出解釋,如多頭市場交易量何以高於空頭市場等現象。十分務實的《金融心理學》是交易員、分析師、財務顧問等金融人員,以及投資人的最佳讀本。
作者簡介
拉斯.特維德( Lars Tvede)
曾任衍生性商品交易員、基金管理人,也是一位投資銀行家。他於1996年創立驚奇寬頻網路公司,也是聚焦歐洲避險基金的董事。特維德與家人目前定居瑞士。
特維德在書中指出,投資人面對驅動金融商品價格波動之內部動能的問題,多從技術分析的角度出發,研究市場結構與趨勢,多半相信市場價格跟隨結構化的模式變動。有趣的是,其中鮮少檢視此種做法何以有效。換言之,技術分析提供的是未經驗證的操作規則。
另外,金融研究出自科學家的手筆,那就更加艱澀難懂了,優點則在於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分析金融市場動向。結論多半是:市場趨勢是隨機波動,或十分接近隨機波動。這個結論使得研究市場價格變化的意義不大。
社會科學家與市場參與者的看法何以截然不同?特維德認為,金融資產的價格變動有其特定結構。雖然小型且流動性較低的股價多半是隨機波動,但在較具流動性的市場中,價格的變動往往並非隨機的。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投資人認為市場價格的變化有一定的趨勢。
心理學可以用來解釋市場行為中的許多重要面向,包括了一般技術分析的觀點。由於心理學的科學架構較為鬆散,部分內容可能缺乏具體的研究文獻支持,本書將盡力解釋清楚。最後,希望讀者能夠從書中獲得些許樂趣,部分內容或許有些艱澀,還請多予見諒。好了,就讓我們開始吧。
譯者簡介
方耀
美國喬治城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曾任職證券公司研究部,現任職銀行。著作包括《國際金融小辭典》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