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近來臺灣社會各界對「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朗朗上口,不時還要在前面冠上「聯合國」,以全稱之中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凸顯其重要性,同時加深閱聽者的印象。
其實, 早在2015 年, 聯合國大會便已決議, 立下這17 項目標。這是二十一世紀到第15 個年頭時,人類對文明反省的結論,期望在2030 年能夠達到所揭櫫的這些目標。然而,根據經驗法則,聯合國提出的目標,一向難以達成,那為什麼這一回,又掀起全球(包括臺灣在內)的熱潮呢?
關鍵在於地球人口的成長有如脫韁野馬,進入生物族群「指數成長」的階段!我們在國民教育階段都學過生態學,知道「指數成長」之外,還有一個關鍵是「生態承載力」。一旦衝破棲息地的「生態承載力」,族群會經歷毀滅性的崩解災難。這包括生物彼此之間,為了爭奪資源而產生的衝突。人類歷史上一些戰爭背後始末,都隱約源自這生態學陳述的成因。不過,今天的危機在於——全球化之後,已經沒有所謂「區域生態承載力」,而只有一個整體的「地球生態承載力」。任何地區的事件,終將如潮水一般,向海岸湧來。例如:俄烏戰爭、溫室效應下的氣候變遷,導致巴西咖啡的欠收、葡萄酒產地的移動。更不要說2020 年初冒出新冠肺炎疫病(源自人和野生動物違反自然的接觸方式)以來,所產生的政經、醫療等巨大影響,以及日常生活上的極大不便。也難怪聯合國這回要提出這17 項「不可能的任務」,實在是被局勢的危急所迫!
那我們要如何化解這「新浮現」的「世紀危機」呢?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 響應聯合國於2022 年的另一項呼籲「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下,推出臺大探索基礎科學秋季講座「永續發展的路口」,強調解決問題必須靠科學方法來解析問題,同時以科學發現所衍生的新科技對症下藥,盼望能夠踏實地化解危機。限於時間,講座系列選出10 項臺灣在地息息相關又迫切的SDGs,邀請參與過這些事務的專家,講解問題的本質及因應之道。講座於2022 年9 月至12 月順利完成,而其中的9 位講者更於百忙之中,接受邀請將內容文字化,出版本書,讓讀者——尤其是年輕學子能夠容易理解,甚至在反覆閱讀之後,充分了解議題,進而更願意投身科學與科技去尋求解方。畢竟這些問題只會日趨嚴重,唯有前仆後繼的努力,才有減緩危機的可能。尤其,從講者的解說中,學到如何針對一項SDG 之下的現象去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精準找出問題,並妥善、適當地運用科技解決問題。
臺大的CASE 向來強調「基礎科學」是推動臺灣科技與社會經濟進步最關鍵的原動力!儘管社會對「應用」一直有很高的期盼,臺灣的科學界仍然堅持理念,培育出不少人才,投入科學研究,進而衍生出多項科技的應用,雖然還比不上科學領頭的先進國家,但和許多鄰近國家、地區相比,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本書的出版, 不僅提醒各界這些講授科學的先進與導師之努力,更是在聯合國擎起「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旗號的同時,感謝他們為社會的默默付出。
?
——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于宏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