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重訪張灝與林毓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71548
聯經出版公司
2023年11月16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871548
叢書系列:
思想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8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思想
分
類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台灣人物
>
同
類
書
推
薦
衝破戒嚴時代的民謠歌手:邱垂貞
跨越:王志剛白首話當年產官學生涯
許歷農傳:從戰爭到和平
內
容
簡
介
張灝先生跟林毓生先生先後在2022年4月和2022年11月去世。他們兩位跟殷海光先生有深厚的師生之情,也進一步發展了殷先生的自由主義信仰。兩位先生過世之後,殷海光基金會在今年分別以「林毓生先生的學術貢獻及社會啟蒙」以及「自由主義的傳承及影響:殷海光、張灝與林毓生的中文論述」為題,邀集了多位學者以及相關人士組成圓桌論壇,本期共收錄了6篇論文,以示追思與紀念。
本期還有「公共哲學」、「思想評論」專欄,以及一篇長文,為中國三年的防控作了見證。
?
目
錄
病毒、封控、使照亮:複盤中國三年新冠「病毒」封控史�甄彥
重訪張灝與林毓生
密涅瓦的智慧貓頭鷹:林毓生、張灝與台灣自由主義的傳承�蕭高彥
意義危機、幽暗意識與儒家自由主義:重訪張灝的思想世界�曾國祥
林毓生對憲政民主道路的堅持�丘慧芬 ?
幽暗意識與超越意識:張灝先生思想核心與思想資源�丘為君 ?
合力推動自由主義理念的轉轍:記殷海光、林毓生和張灝三位師生的志業�顧忠華
林毓生思想的社會啟蒙意義�唐光華
公共哲學
公共哲學的理念�周保松 ?
政治哲學公共性中的個體性證成�諶洪果
哲學如何面對公共:在威權主義下讀鄂蘭�戴遠雄
思想評論
從革命史觀到領袖史觀:劉小楓「聖王革命」論批判�榮劍 ?
康老老矣,康生再生:文革前、文革中的康生�丁學良
杜導正是誰?�吳思? ?
偶然性:中國革命問題研究的新視角:讀周錫瑞《意外的聖地:陝甘革命的起源》�楊宏雨、石一琨
致讀者
?
序
致讀者
新冠肺炎侵擾世界三年之後,終於逐漸遠離。這場疫情帶給人類的傷害之廣泛與嚴重,是承平時代難以想像的。據統計,全球死亡696萬人,其中美國117萬,巴西70萬,印度53萬,台灣1.9萬人,中國大陸則只死亡5千人。統計數字的可靠姑且不論,不過按人口比例來說,新冠疫情在中國大陸造成的直接死亡顯然比較輕微,可是在中國的獨特體制和管理方式之下,每個角落裡每個人切身承受的高昂社會代價和生活干擾卻獨步全球,在其他災情嚴重的國家裡反而罕見。疫情過後,這麼切身而沉重的一場集體經驗,特別值得留下記錄,吸取教訓。
這正是本期甄彥先生的長文格外有價值之處。他選擇性地描寫了幾個地區跟城市的防疫景觀,讀起來亦幻亦真,幻的是切斷了常態生活,真的則是舉國體制的強制和滲透。這篇文章除了為中國三年的防控作了見證,也是一個留下集體記憶的範例,適用於中國大陸,也可以供台灣乃至於其他社會的寫作者參考。
本刊編委周保松先生專攻政治哲學,但他的政治哲學跟政治生活一體兩面,是在公共環境中進行的公共思辯,不取現代學院著眼於經典的高頭講章。本著這種認識,他邀約了另外兩位同道撰寫文章,探討政治哲學的「公共性」。其實政治哲學的公共化,意思即是公共生活也是一種哲學所帶動的生活,時時對社會的種種現象有所理解、評價,以及改變。
從這個角度看,林毓生與張灝兩位先生所從事的思想史研究,也是典型的公共哲學。兩位先生在2022年先後去世後,從各地中文知識分子的眾多悼念文字,可以看出他們針對現代中國巨變所發展出來的一些問題意識,對我們這一代人的政治思考和文化想像,起了莫大的塑造效應。我們的政治思考,幾乎是在他們的啟發跟層層詰問之間轉折進行的。本期的專輯集中探討他們二位的思想遺產,讀者翻讀其中的各篇文章,立即可以驗證他們二位著作中的各個關鍵概念,對我們的思想濡化極深,當代的中國學人大概難有其他人可以比擬。《重訪張灝與林毓生》清點了他們的思想遺產,也寄望後來者繼續推進。
關心中共歷史的讀者,對本期寫康生以及杜導正的兩篇文章一定倍感興趣。康生在中共核心扮演一個奇特的角色:40年代延安整風的執行者,以及60年代文革的厲害人物。這兩個角色,都使他成為各級幹部既怕又恨的整人王。
杜導正先生雖然也是中共的高級老幹部,但在各個方面都跟康生構成強烈的對比。他是改革開放的功臣,自由化的推手,退休之後主持《炎黃春秋》雜誌25年,形成了黨內民主派的言論平台。
兩篇文章的作者最後都著眼今日,丁學良認為康生雖死卻能再生,吳思則相信剛慶百歲壽辰的杜導正雖挫敗但於心無愧。我們讀者如何想呢?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重訪張灝與林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