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畫外音:當代華語片影人對談錄

畫外音:當代華語片影人對談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458189
白睿文
釀出版
2023年7月13日
217.00  元
HK$ 184.45  






ISBN:9789864458189
  • 叢書系列:白睿文訪談錄
  • 規格:平裝 / 450頁 / 17 x 23 x 2.2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白睿文訪談錄


  • 藝術設計 > 電影 > 導演/電影人











      知名華語電影研究學者白睿文從2000年代初即開始進行文化口述歷史訪談計畫,時間已長達二十餘年。這21世紀的頭二十年間,華語電影產業經歷了劇烈的轉向,跨越時代的華語片影人訪談,正巧抓住了當下華語電影多元、活躍的樣貌。



      《畫外音:當代華語片影人對談錄》一共收錄二十二篇採訪紀錄,除了藝術片以外,對新形態的商業片也有所關注;除了電影導演以外,包含編劇、製片人、演員等不同專業也涵蓋其中;代表不同歷史背景的影人、表現少數民族的影人和女性影人,在訪談中呈現多元的藝術生態;華語電影的全球化趨勢亦透過具有國際背景的影人對談具體展露。



      書中共分為五大面向,「台灣電影的黃金時代」中訪談張永祥、石雋、鍾玲;「中國電影面面觀」中訪談謝飛、蘆葦、胡玫、馮小剛以及郭帆、龔格爾、阿鯤;「光影的獨立精神」訪談婁燁、萬瑪才旦、范儉、杜海濱、獨立電影論壇(王我、趙珣、徐辛、朱日坤)、楊弋樞、邱炯炯;「從台灣新電影到新類型」訪談焦雄屏、蔡明亮、李耀華;「國際背景•華語電影」則訪談陳沖、伍仕賢、陳駿霖、阮鳳儀等,合計共二十七位影人,期能在記錄華語電影的眾聲喧嘩與起落浮沉之外,也為日後的研究者提供電影人的自身說法。



      本書為「白睿文訪談錄」系列書之第三本,該系列收錄白睿文多年來訪問華文世界影人、作家與文化人的訪談精華,第一本為《電影的口音:賈樟柯談賈樟柯》;第二本為《丑角登場:崔子恩的酷兒影像》,預計將陸續出版:《字裡行間:華語作家對談錄》、《歷史和記憶的邊緣:吳文光與民間記憶計畫》各書。



    本書特色



      「白睿文訪談錄」系列第三冊,收錄27位不同專業領域之華語片影人訪談,從商業到獨立,從劇情到紀錄,從港台到大陸,記錄逾70年華語電影史!



    各界推薦



      王君琦(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顧問、前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

      林文淇(中央大學文學院學士班、英文系合聘教授;前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

      邱貴芬(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

      徐明瀚(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兼任助理教授)

      陳儒修(電影學者、政治大學廣電系專任教授)

      葉月瑜(電影學者、香港嶺南大學林黃耀華視覺研究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聞天祥(知名影評人、現任金馬執委會執行長)


     





    總序 談中得來

    前言 依然在繼續



    I。台灣電影的黃金時代

    張永祥:講故事的人

    石雋:武俠傳奇

    鍾玲:重返山嶺



    II。中國電影面面觀

    謝飛:人文電影的使者

    蘆葦:解碼編劇的祕密

    胡玫:從電影到電視劇

    馮小剛:從通俗到藝術

    郭帆、龔格爾、阿鯤:《流浪地球》與中國的科幻夢



    Ⅲ。光影的獨立精神

    婁燁:走進《蘭心大劇院》

    萬瑪才旦:藏族電影新視野

    范儉:紀錄片的道德與實踐

    杜海濱:走向《1428》

    王我、趙珣、徐辛、朱日坤:獨立電影論壇

    楊弋樞:從「第六代」到「獨立社群」

    邱炯炯:電影舞台的魔術師



    Ⅳ。從台灣新電影到新類型

    焦雄屏:華語電影的推手

    蔡明亮:不散的光影

    李耀華:台灣電影的新視野



    Ⅴ。國際背景•華語電影

    陳沖:重返張愛玲的電影世界

    伍仕賢:新型中國商業電影的崛起

    陳駿霖:銀幕上的台北

    阮鳳儀:台前幕後的《美國女孩》



    ?





    總序



    談中得來




      二十多年以來,除了學術研究和文學翻譯之外,我的另外一個學術方向就是文化口述歷史。初始的動機是因為我發現我所研究的領域特別缺少這方面的第一手資料。當時除了記者針對某一個具體的文化事件或為了宣傳一部新作品以外,比較有深度而有參考價值的口述資料非常少。但不管是從研究的角度來看或從教學的角度來考量,我總覺得聆聽創作人自己的敘述,是了解其作品最直接而最有洞察力的取徑。當然除了作品本身,這些訪談錄也可以幫我們理解藝術家的成長背景、創作過程,以及他們所處在的歷史脈絡和面臨的特殊挑戰。



      當我還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便已經開始與各界文化人進行對談或訪問。一開始是應美國《柿子》(Persimmon)雜誌社的邀請,他們約稿我訪問資深翻譯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和中國作家徐曉等人。我後來在紐約經常被邀請替很多大陸和台灣來的作家和導演擔任口譯。跟這些創作人熟了之後,除了口譯我也開始私下約他們談;這樣一個長達二十多年的訪談旅程就開始了。我當時把我跟侯孝賢、賈樟柯等導演的訪談錄刊登在美國各個電影刊物,包括林肯中心電影社主編的《電影評論》(Film Comment)雜誌。後來這些訪談很自然地變成我學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是我出版的第一本對談集,該書收集了我跟二十位資深電影人的對談錄。後來又針對侯孝賢導演出了一本長篇訪談錄《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實際上,從1998年至今,我採訪各界文化人的計畫一直沒有間斷,從導演到作家,又從音樂家到藝術家,一直默默地在做,而且時間久了,就像愚公移山一樣,本來屬於我個人的、一個小小的訪談計畫,漸漸變成一個龐大的文化口述史項目。之前只刊登有小小的一部分內容,它就像冰山的一角,但大部分的口述資料一直未公開曝光,直到現在。



      這一套書收錄的內容非常廣泛,從我跟賈樟柯導演的長篇訪談錄到崔子恩導演對中國酷兒電影的紀錄,從中國大陸的獨立電影導演到台灣電影黃金時代的見證人,從電影到文學,從音樂到舞蹈,又從建築到崑曲。希望加在一起,這些採訪可以見證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社會和文化轉變。它最終表現的不是一個宏觀的大歷史,而是從不同個人的獨特視角呈現一種眾聲喧嘩,百家爭鳴的文化視野。雖然內容很雜,訪談錄的好處是這個形式平易近人、不加文飾,可以深入淺出,非常直接地呈現創作人的創作初衷和心路歷程。從進行採訪到後來的整理過程中,我始終從各位前輩的創作人身上學到很多,而且每當重看訪談錄總會有新的發現。因為秀威的支持,這些多年以來一直放在抽屜裡的寶貴的採訪資料終於可以見天明。也希望台灣的讀者可以從這些訪談中獲得一些啟發。



      生命一直在燃燒中,人一個一個都在離去。我們始終無法抓住,但在有限的人生中,可以盡量保存一些記憶和歷史紀錄留給後人。這一系列就是我為了保存文化記憶出的一份小小的力。是為序。



    前言



    依然在繼續

    白睿文




      剛開始作訪談的時候是大約2001年,當時我還是一名研究生。除了上課,準備論文和作文學翻譯──當時應該正在翻譯葉兆言的《一九三七年的愛情》和王安憶的《長恨歌》──我一有機會就會約一些導演來進行深度的訪問。我念研究所期間也經常幫一些從中國、台灣和香港赴美參加各種影展和放映活動的導演擔任口譯。除了翻譯也漸漸地跟這些電影人比較熟,便開始自己的一個電影訪談計畫。《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最早的版本是2005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初版,也算是我的第一本訪談集。一轉眼,十八年已經過去。雖然書都出版了,但這個電影訪談計畫依然在持續。往後的十幾年,這種訪談已經變成我學術生涯甚至我生命的一部分。



      後來在加州大學任教(先在聖塔芭芭拉分校後來在洛杉磯分校)期間,經常會邀請一些來自中國、台灣、香港和海外的導演到學校來參加放映活動,映後也會進行討論。當然這些公開討論會跟私下一對一的對談有一些不同。本書收集的大部分訪談錄都是各種公開討論的紀錄。公開討論的好處是除了我個人與個別電影人的對談,部分對談還特別收錄觀眾的提問環節。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這些學生和研究生的提問比我這位老教授的提問還精彩。



      因為將近二十年已經過去,《畫外音》跟《光影言語》在性質上還是有一些不同。最大的一個改變是這二十年以來中國電影產業所經歷過的劇烈轉向。當《光影言語》初版的時候,中國商業電影是剛剛開始起步。當然八○年代的中國已經開始出現有所謂「商業電影」,但這個類型還是跟2002年之後「中國商業大片」的崛起有很大的不同。新世紀之後,中國的商業電影開始經歷一波又一波的商業浪潮,從古裝武俠(《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無極》、《夜宴》)到民國為背景的功夫片(《十月圍城》、《讓子彈飛》、《葉問》等),又從玄幻怪獸片(《美人魚》、《捉妖記》、《西遊記》、《九層妖塔》、《姜子牙》等)到新一代的主旋律和戰爭電影(《戰狼2》、《紅海行動》、《長津湖》、《狙擊手》等)。當時籌備《光影言語》的時候,中國大陸的電影可以說是「第五代」和「第六代」的天下,因此那本書的一個重要取向就是藝術電影。現在《畫外音》除了多為藝術電影導演的訪談(比如婁燁、蔡明亮、萬瑪才旦、邱炯炯等),也對商業電影有所關注,因此特別收錄張永祥、馮小剛、郭帆、伍仕賢等電影人的專訪。



      除了對商業電影的關注,《畫外音》還試圖收錄更多來自不同方向,不同背景,不同創作理念的聲音,這樣可以呈現一種眾聲喧嘩和華語電影的多元藝術生態。這多元性包括更多女性電影人(鍾玲、陳沖、胡玫、焦雄屏、楊弋樞、李耀華、阮鳳儀);除了導演之外,更多不同專長的電影人(編劇、製片人、演員);代表不同歷史背景的電影人(比如港台早起的武俠電影、中國第四代導演和近期興起的科幻電影);也有更多的篇幅專門討論紀錄片創作(杜海濱、范儉等);以及表現少數民族的華語電影(謝飛、萬瑪才旦)等。其中的好幾篇訪談也代表著華語電影的一新趨勢,就是全球化。像陳沖、李耀華、陳俊霖、阮鳳儀,伍仕賢都是有雙文化背景,而其電影代表著華語電影的一種大轉型。另外一個特點是雖然大部分的訪談比較廣泛地討論每一位電影人的不同作品,但還是有其中的幾個訪談內容圍繞著一些比較具體的題目或影片,比如范儉的採訪主要討論《搖搖晃晃的人間》,婁燁訪談的是《蘭心大劇院》;阮鳳儀的對談圍繞著《美國女孩》,而陳沖主要談她主演的兩部張愛玲電影。也好吧,因為有時候把視線集中在一部電影中,可以談得更深。總地來說,希望這本《畫外音》能夠更好地抓住當下華語電影的多元性與活躍性,也希望它能夠為日後的研究者提供電影人的自身說法。



      《畫外音》一共收錄二十二篇採訪紀錄。這些聲音來自過去──像2021年已離去的張永祥先生和2023年5月剛離開的萬瑪才旦先生;但同時它也朝向未來──像本書最年輕的導演阮鳳儀女士。中間穿插七十多年的華語電影史,從商業到獨立,從劇情到紀錄,從港台到大陸。阮鳳儀有句話,特別能夠抓住大多數電影創作者的一種心態,那就把阮導演的這句話送給所有愛電影的人:「信仰電影即生活,生活即電影。」



      特別感謝秀威出版社的編輯和製作團隊,尤其是出版部經理鄭伊庭和主任編輯尹懷君,感謝所有接受採訪的導演和電影人,參加活動和提問的學生和聽眾,幫忙擔任翻譯和聽打工作的學生:包括Chloe Chen,張峰沄、陳培華、潘星宇、林怡、陸棲雩、侯弋颺和王毅捷。特別感謝我的博士生兼研究助理張峰沄,她百忙中抽空來對新增的採訪進行修改和潤色。謝謝洛杉磯的台灣書院、UCLA中國研究中心和亞太中心的贊助。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的支持。


    白睿文

    2022年10月9日於洛杉磯




    其 他 著 作
    1. 丑角登場:崔子恩的酷兒影像
    2. 電影的口音:賈樟柯談賈樟柯
    3. 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
    4. 重返現代:白先勇、《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
    5. 台灣文學的感覺結構:跨國流動與地方感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6. 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