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蘇東坡說:「人生識字憂患始」,感慨在面對浩瀚無涯的知識領域時,人們往往傍徨追尋而不知所措。?迅說:「人生識字糊塗始」,諷刺那些死讀古文的人:「自以為通文了,其實卻沒有通,自以為識字了,其實也沒有識。」在新式多元的國文題型成為主流之後,許多人就識字當成語文副產品,認為只要多讀新詩、散文、甚至是猛K所謂的經典古文就夠了。面對語文最基本元素的形音義,因其佔分不多,也就功利地嗤之以鼻。這種無視於自身的不足與局限,生吞活剝、不求甚解的幼稚心態,使國文教師在推行語文教育時平添許多無力與無奈。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掌握漢字是學習中文的起點,也是日後學習、發展的基礎。對語文教學而言,「什麼都可商量,只有認字沒得商量。其實,眼前國文的學習及考試雖然已被提升至「文學」領域,但這不代表「基本語文程度」就會因此而被忽略。語言的基本在於傳情達義,如果連字都會讀錯、寫錯,如果字詞意義都無法確切掌握,試問哪裡來的「文學」程度可言呢?108新課綱,學測除了「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更在「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加考「混合題」,用意在避免傳統選擇題可能出現的「猜答」現象,希望透過適當引導,讓考生以文字敘述方式作答,以便更準確判知其閱讀理解情況,落實「素養導向」精神。同學們怎能不慎思其間的重要關鍵呢?寫作的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形音義不能犯錯!如果你連英文單字都會拼錯,你還認為你的英文作文會高分嗎?同樣的道理,非選的字、詞錯謬、誤用,絕對會成為扣分的關鍵,別說高分了,連基本分?都拿不到。教授們這幾年來對於字詞運用能力的低落已經多次提出警告,在分數上的加、扣也絕不手軟,這是所有考生都應該著意省思的。
值此重視基本觀念及強調治學能力的時代,針對考生了解、統整文字的內在涵義、外在情境等語文基本能力的需求,本書在形音義的基本結構和對應上,盡全力採取「字字相依、串珠連環」的方式,俾使讀者能釐清音似形近的字,區別同形字的異音、異義,同音字的異形、異義,辨識字詞的不同用法,並具備查閱方便快捷、強化記憶的多重效果。誠然,想要透過文字瞭解文學的深層含義及美感經驗,是不可能「一蹴可幾、一步到位」的,但是我們依然深信:「人生識字智慧始」。惟願本書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文學創作的潛能開發,這樣的高等思維運作,能產生非常積極、正面的強化作用。
?
吳亭誼 李炫宇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