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每當孩子傷心時,故事是最好的陪伴

每當孩子傷心時,故事是最好的陪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621958
蘇珊.佩羅
王聖棻,魏婉琪
小樹文化
2022年8月31日
193.00  元
HK$ 164.05  






ISBN:9786269621958
  • 叢書系列:華德福全人教育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華德福全人教育系列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94個暖心故事,家庭必備療傷寶典

    面對分離、失去、生病,讓故事成為孩子心中的一道光

    【華德福故事教育經典】



    當孩子面臨分離、失去與生病,

    他們的恐懼、不安、疑惑以及傷痛,

    都不曾被好好照顧過……



      人生終將面對分離與失去,

      然而我們卻不曾學會該如何面對



      不論大人或孩子,在人生中的某一刻,我們都必定要與親人、寵物、心愛物品,甚至健康的身體或家園分離……這是人生必經的道路,也是生命中最艱辛的一刻。但是許多人都未曾學會如何面對,更不用說陪伴孩子度過這段傷痛,我們只想掩住他們的眼、捂起他們的耳,殊不知敏銳的幼兒,早已察覺身邊的分離與感傷……



      讓「最了解孩子的故事醫生」,

      用94個療心故事,開啟親子溝通橋梁



      分離與失去的傷痛不該被掩蓋與忽視,孩子需要我們解開他們心中的不安與疑惑、恐懼與擔心,才能重新回歸正常且健康的生活。而故事,就是開啟與孩子溝通的橋梁!



      澳洲華德福教師、最了解孩子的故事醫生──蘇珊.佩羅,收集、創作94個療癒故事,引領我們學會與孩子對話。用簡單但富含想像力與隱喻的故事,陪伴孩子面對分離、失去、生病時的淚水,讓故事成為成長最好的夥伴。



      【本書重點】

      1. 華德福故事教養精髓,用符合孩子心智年齡的方式,一同理解生命的傷痕。

      各年齡層孩子的心智發展、生活經驗都不相同,因此在面對突如其來分離與失去時,身為家長的我們常常發覺無法用成人的方式跟孩子解釋。這時候,一個簡單、獨特的「故事」,比起嚴肅的道理與話語,更容易讓孩子理解。



      2. 故事裡的畫面與想像,能深入孩子的內心、解答他們難以理解的哀傷。

      故事並不是為了轉移孩子對分離與失去的注意力,而是用他們的語言,來認識生命中必經的體驗。故事中的想像與畫面能深入孩子的內心,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訴說艱困的經驗。而身為成人的我們,也能在故事蘊含的意義裡找到療癒之光,從而與孩子一同面對失去的傷感。



      3. 簡單的創作引導,輕鬆開啟故事創作過程。

      每一位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經歷的分離與失去場景也有所差異。這時候,一個獨屬於孩子的故事就能夠貼近他的生命經驗、提供溫暖的支持。然而,對許多家長來說,「創作故事」是最艱難的過程,總認為自己無法勝任這項工作。作者蘇珊?佩羅在書中提供了簡單、容易上手的「故事創作小技巧」,讓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靈感,開啟你的故事創作之旅。



      4. 94個療癒故事、8大暖心主題,家庭必備成長寶典。

      書中共收錄94個療癒故事,並且提供了8大暖心主題,從失去所愛的人(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失去寵物、失去家園、失去珍愛的物品、面臨疾病等等,這些故事完整涵蓋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分離與失去,讓家長、教師、助人工作者都能在書中找到適合的溫暖故事,支持並陪伴各年齡層孩子甚至成人一起度過難關。



    教師、專業人士感動推薦



      ?王婉諭 | 立法委員

      ?王意中 |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何翩翩 |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徐明佑 | 華德福資深教師

      ?留佩萱 | 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翁欣妤(V媽)| 宜蘭慈心華德福教師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薛曉華 | 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理事長、淡江大學教授



    教師、心理專業人士感動推薦



      「請享受這本富涵生命溫暖的故事集,為孩子講述這本書裡的每一個故事,讓生命傷痛昇華而成的智慧光芒,充盈於孩子的內在心靈,如滿天星斗。」──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



      「這一個又一個故事,不是為了要轉移我們對悲傷的注意力,而是透過想像力幫助我們理解這種感受,並且度過人生低潮。」──翁欣妤(V媽,宜蘭慈心華德福教師)



      「你不需要是悲傷輔導專家,透過挑選與講述適合的故事給孩子聽,就能陪伴孩子度過難熬的時光。」──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想像泉源,激勵父母、祖父母、教育工作者和治療師。」──澳洲教育學者、世界未來學會主席 珍妮佛.吉德利(Dr. Jennifer M. Gidley)



      「作者蘇珊.佩羅是一個值得大家認識與了解的人。我從未遇見像她如此會講故事的人,也未曾與故事有這麼深的連結,相當感動人心。」──心理學家與說故事者 謝林.馬修斯(Sherin Mathews)



      「蘇珊.佩羅的書大大的影響了我的課堂,以及我對那些遭遇困難的成人與孩子的想法。」──美國加州教師 凱西.費沙(Kathy Fraser)



      「蘇珊.佩羅用簡單的方法,傳遞了非常優美而強烈的訊息。說故事給孩子聽,他們將會聽見故事傳遞的智慧。身為家長與教育者,我們都在尋求更溫和且有效的方式,與我們的孩子連結。而這本書對父母,以及需要對兒童發展與兒童個案負起責任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教育心理學家 克莉絲蒂娜.克勞福(Christina Crawford)

      

      「蘇珊.佩羅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說故事者,並且將療癒故事的魔力傳達到了世界各地。」──環保主義者與作家 克里斯.霍蘭德(Chris Holland)

    ?


     





    【推薦序】讓療癒內心的元素,藏於故事之中? 文�徐明佑

    【推薦序】讓故事的想像力,為黑暗的角落帶來溫暖的光亮 文�翁欣妤

    【推薦序】說個故事,讓孩子知道他不孤單 文�陳志恆

    【推薦序】兒童的失落反應,需要我們更認真的看待 文�艾莉達.葛西

    ?

    Chapter1 說故事之前,認識故事治療的力量

    文字與故事,是撫慰、強化和激勵的良藥

    支持、照顧和協助,是故事治療應有的謙遜意圖

    94個療癒故事,讓讀者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故事

    不論孩子或成人,都能從書中的故事獲得支持

    如何使用本書

    ?

    Chapter2 療癒故事所帶來的過程和體驗

    創作故事的重要線索:「我在場」與「我在聽」的特質

    察覺分享療癒故事的適當時機與地點

    創作療癒故事的注意事項

    面對悲傷失落,本書提供的五種故事類型

    關於隱喻的思考:讓隱喻擴展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關於想像力的思考:平衡過度理性的社會

    ?

    Chapter3 痛失所愛時,讓故事陪我們一起度過

    〈星星上的巢〉�〈狼男孩的回家路〉�〈小蠟燭〉�〈芭蕾女伶與音樂盒〉�〈天堂魔法〉�〈塔吉.拉.烏潘多—愛的花冠〉�〈給希薇亞的娃娃〉�〈奶奶的光之斗篷〉�〈小鹿和「親愛朋友」的故事〉�〈河狸與橡樹〉�〈希薇亞與星星〉�〈咕嘟咕嘟小姐〉�〈黃鸝鳥與櫻桃樹〉�〈玫瑰公主和花園女王〉�〈玫瑰與尖刺〉�〈奶奶過世的時候〉�〈神奇的飛行機器〉�〈貝貝再見〉�〈留不住的小星星〉�〈做個甜美的夢〉�〈彩虹鴿〉�〈回憶寶盒〉�〈花園〉�〈於是,靜夜降臨了〉

    ?

    Chapter4 不得已離開所愛的人,讓故事療癒孩子的悲傷

    〈閃閃的兩個家〉�〈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三隻熊和兩艘船〉�〈無尾熊的三張床〉�〈黃色小火車〉�〈小小鳥和鳥爸爸〉�〈家庭船〉�〈裂縫〉�〈夢見了一朵花的種子〉�〈杯子塔〉�〈贛南橙〉�〈鯨魚與珍珠〉�〈森林護管員與鳥兒〉

    ?

    Chapter5 當心愛的寵物離去,用故事與牠們好好說再見

    〈唐娜與史考夫〉�〈新的曙光〉�〈該和袋鼠寶寶說再見了〉

    ?

    Chapter6 當失去平安健康,故事能帶來生活的勇氣

    〈小玫瑰〉�〈一盒手帕朋友〉�〈必須待在家裡的小地精〉�〈給小負鼠的手帕〉�〈唱歌的小兔子〉�〈孩子與河流〉�〈公主與珍珠〉�〈釣單字的漁夫〉�〈亮光〉�〈以言語治癒〉�〈青蛙與一桶鮮奶油〉�〈癒合的骨頭〉�〈黑石〉�〈小貝殼與跳舞的珍珠〉

    ?

    【小練習】隨機故事寫作練習

    ?

    Chapter7失去家園時,讓故事陪你走過艱困與傷心

    〈竹子一家〉�〈螞蟻與風暴〉�〈兔子與叢林大火〉�〈鯉魚王子〉�〈素馨娃娃〉�〈記憶毯子〉�〈生命之歌與工作之歌〉�〈繡花和服〉�〈候鳥〉�〈連根拔起〉�〈築巢的鳥兒〉�〈林德薇的歌〉�〈薰衣草窩〉

    ?

    Chapter8 面對被破壞的環境,故事讓我們找回對自然的關愛

    〈光之樹〉�〈沙裡的訊息〉�〈孔雀羽毛〉�〈暗影巨人〉�〈生命之光〉�〈天鵝之歌〉�〈奶奶和驢子〉�〈桑椹樹〉

    ?

    Chapter9 用故事面對其他失落:失去信任、合作、控制、平衡、尊重

    〈湖與天〉�〈小魚〉�〈彩虹地精與祕密洞穴〉�〈彩虹石〉�〈養蜂人與蜂蜜杯〉�〈刷子和畚斗〉�〈圓形的朋友〉�〈在月亮與星星間的空間〉�〈太陽國王和月亮女王〉

    ?

    Chapter10 面對生命循環與變化,需要故事來陪伴

    〈蘋果桉葉〉�〈蝴蝶〉�〈小星星的旅程〉�〈波光粼粼的河〉�〈巨嬰蜀的傳說〉�〈飛呀小鷹〉�〈溪流、沙漠、風〉�〈造物者與狗〉�〈雪花飄落〉

    ?

    【附錄1】小活動樣版

    【附錄2】參考書目與資源

    【附錄3】隨機故事寫作練習

    【附錄4】建構你的療癒故事

    ?

    ?





    推薦序



    讓療癒內心的元素,藏於故事之中

    文�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心都在學習生命功課。心會受傷,心也會有機會得到療癒,只是很多時候,心所受的傷在還沒有全然復原時,就又再次受傷了。我們的心這麼脆弱嗎?



      大人可以選擇放下受傷,在生命的路上繼續向前,這時候外在的表現常常是勇敢又堅強。但「心」的感受被忽略了,而這些情感會日復一日的累積,直到有一天,心受傷的經歷被故事說出來了、情感被溫暖觸動、眼淚化為療癒的生命之水,心受傷的地方才開始復原。



      孩子在成長中所面對的感受,會烙印在生命靈魂的記憶深處,有些傷痛容易遺忘,也有些事件會讓孩子耿耿於懷,這是因為他們無法好好消化過於強烈的負面感受。充滿愛的家長或老師,會盡力將孩子帶回喜悅的生活中;而活在當下的孩子,總是在歡笑中又回到純真的狀態。這能帶給孩子生命的勇氣,去面對成長中大大小小的傷痛事件。



      有些孩子可以勇敢面對傷痛事件,而有些孩子卻困在情緒的創傷與糾結中,不管是前者或是後者,如果他們有機會在療癒故事的陪伴下成長,傷痛就有機會積極轉化為生命的珍寶,並成為未來可以與人分享的祝福行動。這是因為,能帶著愛且敏銳了解孩子內在世界變化的家長或老師,就是心靈的魔法師。他們能讓孩子在接收生動的圖像時,將療癒內心的元素藏於故事之中。



      孩子還無法透過理性思考了解自己的傷痛事件而得到釋懷,但卻可以因為故事主角面對類似精神象徵的生命困境而受到「感動」,這需要一種如夢似幻的故事氛圍,才能讓孩子的心,在興趣啟發的引動下融合傾聽。這時候,孩子內在的雙手自然而然承接了化為禮物的故事,同時將傷痛放在一旁。隨著故事開展,傷痛慢慢被播入神奇的療癒種子;當種子伸出了能輕柔觸及傷痛深處的根系,文字和聲音便如同雨和光的注入,在故事敘說者的愛之耀照中,傷痛在故事結束時化為芬芳的花朵!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內在常常深深的被觸動,不知不覺熱淚盈眶,轉瞬之間又帶著喜悅與滿足,讓氣息伴著微笑,從鼻子釋出,得到內在的安詳與幸福的感受。我想這是因為,書中的每一則故事,不只是文學創作,而是轉化生命真實故事的療癒藝術,字字句句都是智慧與溫暖的萃取,一幕幕圖像都是愛與光的織錦,這讓我的內心懷著滿滿的感謝,因為自己生命中有意識與無意識的心理創傷,已化為心靈花園!



      請享受這本富涵生命溫暖的故事集,更期待您也成為孩子的心靈魔法師,為孩子講述這本書裡的每一個故事,讓生命傷痛昇華而成的智慧光芒,充盈於孩子的內在心靈,如滿天星斗。

    ?

    讓故事的想像力,為黑暗的角落帶來溫暖的光亮

    文�翁欣妤(V媽,宜蘭慈心華德福教師)




      記得我小時候,常常坐在阿母的摩托車後面,一起去菜市場買菜,手環抱著阿母的腰、鼻尖裡充斥著她夾雜著汗水的專屬味道。



      有時候,當我正在享受暖暖的風時,前方會突然傳來阿母的叮嚀:「頭前有『鏗鏗鏘鏘』,眼睛閉起來。」於是我趕緊照做,在閉著眼當中,摩托車騎過了所謂的「鏗鏗鏘鏘」,我聽到了聲音、偶爾會聞到一點花香,還會感受到阿母刻意催緊油門、加快速度而過的風嘯聲。我問那是什麼,而答案則是:「囡仔人有耳無喙,莫烏白問。」(意思是:小孩子不應該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要順從大人的命令、不要隨便問問題。)



      慢慢長大後,開始有機會面對分離、面對失去、面對低潮、面對死亡,當心碎悲傷後,也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而當我處在低潮時,聽到一句:「妳還好嗎?」的安慰,甚至會揚起頭微笑說聲:「還好。」把真正的哀傷隱藏起來,告訴自己時間會療癒一切。



      但是,時間真的能療癒一切嗎?我們跨越悲傷而成長了嗎?我們把悲傷化為希望的動能養分、繼續前行了嗎?還是把一個又一個悲傷累積成一座灰黑色的眼淚塔、日夜堆疊,以為不面對、不哭,就不會悲傷也忘記傷痛了呢?



      在這個時代,我們依然需要學習「如何面對悲傷與分離」



      這是還在學習坦然面對死亡與分離的年代,也是還在學習接納悲傷的年代。我們努力學習著,面對人生的低潮。



      在講座上、在「V媽教室」臉書粉絲團裡,我常收到許多提問,問及「如何跟孩子提及死亡與分離?」例如最親近的阿公因病去世了、爸爸突然心肌梗塞離開世界、可怕的車禍奪去了家人性命、陪伴多年的寵物去世、地震颱風等天災毀壞了家園、父母正在進行離婚手續、孩子要進行有生命危險的大手術……這些情況再再提醒著大人要珍惜當下、要及時說愛、要好好陪伴彼此外之外,到底我們該如何帶領孩子面對恐懼與悲傷呢?



      慶幸的是,我們不需要逼迫自己用理性去埋葬悲傷,我們也不用強逼著孩子,無奈的用理性的方式讓自己不要難過、去克服悲傷。



      讓我們不要說道理,對孩子說故事吧!故事是心魂的食物,我們的心魂需要故事,就如同身體需要食物一樣,一個溫暖的故事可以展現魔法,直觸靈魂深處,用想像力為黑暗的角落帶來溫暖的光亮。



      故事能幫助我們理解悲傷、度過人生低潮



      多年前,我曾為在社會重大事件下失去生命的女孩寫了一篇故事,並且在告別式上講故事給大家聽。在告別式上,那些曾經一起共學過的孩子們,也跟著故事裡的主角輕輕唱著歌。告別式後,許多參與的親友來跟我要這篇故事,他們紅著眼眶、擁抱著我並告訴我:這篇故事安慰了他們。



      而《每當孩子傷心時,故事是最好的陪伴》這令人尖叫的好書,就是陪伴孩子面對悲傷、面對死亡、面對分離的聖經!在作者蘇珊.佩羅奶奶一個又一個療癒性故事的滋養下,悲傷透過想像力以及故事裡的隱喻元素獲得支持、受到照顧,並協助孩子跨越難關。這一個又一個故事,不是為了要轉移我們對悲傷的注意力,而是透過想像力幫助我們理解這種感受,並且度過人生低潮。



      這本陪伴孩子度過難關的故事聖經有許多動人的故事、有教大家打開塵封已久想像力的好方法、有教大家如何編寫療癒故事的技巧、有做守護小物的樣版範例。書裡,有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德國文學作家──卡夫卡,在每天喝咖啡的店裡遇到正因洋娃娃不見而悲傷大哭的小女孩。他開始跟女孩開啟每天一個洋娃娃的冒險故事旅程,這幫助女孩跨越了失去娃娃的悲傷,並對未來充滿期望。



      後來,卡夫卡送給女孩一個長得不一樣的新娃娃,娃娃卡片上寫著「這趟旅行改變了我」,而女孩再度珍愛這個新娃娃。有天女孩長大了,在陳舊破損並露餡的娃娃中,看到卡夫卡藏在內的一張紙條:「你愛的一切終將失去,但最後,愛會以不同的形式回來。」



      是啊,愛終究會以不同的形式回來,不管在哪裡,「愛」都會找到你。



      故事,給予希望;

      故事,承載盼望;

      故事,帶來愛的力量。



      以敬虔溫暖的心,為大家極力推薦這本《每當孩子傷心時,故事是最好的陪伴》。

    ?

    說個故事,讓孩子知道他不孤單

    文�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世界各地的父母,幾乎都會對自己孩子說故事。就算是成人世界,故事也傳述了許多無法明說的情感與智慧。



      成為父親後,我開始為女兒念童書繪本。每晚睡前,我和太太也會為女兒講睡前故事。不論女兒聽懂了沒,那總是一段十分親暱的親子時光。



      許多大人都希望透過故事來「教育」孩子,趁機偷渡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但對小一點的孩子而言,「聽大人說故事」本身就是一種陪伴,能讓孩子有安全感。而在故事的想像世界中,孩子的智力及語言也正在快速發展中。



      在心理諮商中,治療師也常透過故事,幫助案主獲得洞察。故事裡頭的隱喻成分,常具有療癒力量。有些難以明說的道理,案主卻在故事和隱喻中,找到了答案。



      同樣的,有些話題,對年幼的孩子而言,難以理解;也或許,是大人自己覺得太過沉重而難以啟齒。這時候,故事提供了一個媒介,為大人與孩子創造了談論敏感話題的可能性。其中,死亡就是其一。



      許多文化或家庭,死亡是禁忌話題。就算遇到親人過世,大人仍不願意開口與孩子談論死亡,更難以關注到孩子內在的悲傷。有時候,是大人不知道如何與孩子討論,畢竟這是個沉重的話題,只期待孩子長大後自然會懂。



      更多時候,是大人自己也承受著巨大的傷痛,用逃避或壓抑的態度面對內在感受。然而,不論是喪親,或者任何形式的失落,都會經歷相當個人化的悲傷過程,並非不去看或不去想,就能免疫。



      對喪親兒童而言,最難過的除了情感斷裂而帶來的失落外,還有許多的不安、恐懼、擔心與疑惑;甚至,有的孩子會認為親人過世,是自己的錯,而處在內疚之中。這些內在感受,很需要被理解、被接納。



      如果,大人能為孩子說個故事,就能陪伴到孩子了!



      《每當孩子傷心時,故事是最好的陪伴》一書裡,收錄了許多關於死亡與失落的故事;有的針對大孩子,有的適合講給幼兒聽。作者進一步將這些故事,歸納成五種療癒故事類型。你不需要是悲傷輔導專家,透過挑選與講述適合的故事給孩子聽,就能陪伴孩子度過難熬的時光。



      面對悲傷,最重要的就是允許悲傷。透過故事情節的開展,孩子會理解──內心的各種痛苦感受都是正常的,也是被允許的。而即使十分想念逝去的親人,仍然可以在精神上,以不同形式與逝者連結,化思念為繼續前進的動力。



      本書作者蘇珊.佩羅將畢生心力投注於故事創作與分享中。她在書中提到,這些為兒童或青少年而編的故事,往往大人在講述時,自己也獲得療癒。



      我是再認同不過了。因為,每每在為女兒唸繪本故事時,女兒聽得似懂非懂,但我卻淚流滿面。還好這個世界有故事,讓大人與孩子,可以在聽故事中,一同經歷人生中的艱難時光。









    其 他 著 作
    1. 故事是教養的魔法棒(下)
    2. 故事是教養的魔法棒(上)
    3. 故事是教養的魔法棒(下) Healing Stories for Challenging Behaviour
    4. 故事是教養的魔法棒(上) Healing Stories for Challenging Behavi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