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

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

庫存=5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3598824
木馬文化
2021年4月08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3598824
  • 叢書系列:我愛讀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我愛讀系列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我的城裡有你的街 ?

    外地視角的香港書寫



      【他們的香港記憶中,有一條街,有一個人,始終閃耀著動人光點】



      如有一個地方,去了無數次都好像首次踏足,猶如不斷變化的迷宮,那就是香港。——袁紹珊〈天神與天后〉



      若一個城市的語言能法術般使草莓變成梨,它大抵沒有辦不到的事。傾城之際,那梨自己就是自己的神蹟。——言叔夏〈維多利亞港的梨〉



      【香港文學館主編《我香港,我街道》續作】



      《我香港,我街道》集合54位香港本地作家書寫香港街道,出版一年後,續作《我香港,我街道2》更引入外地視角,輯一「我的城裡有你的街」邀請曾經或當時居於外地的作家寫書寫與香港一條實存街道同名的外國街道,穿透名字背後所蘊藏的歷史文化,瞭解香港與外界的無形聯繫,例如台灣作家房慧真寫灣仔的太原街與台北的太原路,胡晴舫寫香港的第三街與紐約曼哈頓的第三街,澳門作家袁紹珊寫澳門天神巷與香港天后廟道。輯二「那裡的香港人」邀請居於外地的作家,寫香港一條實存街道上的一個人,包括台灣作家言叔夏、黃麗群、楊佳嫻、騷夏,與現居外地的香港作家廖偉棠、洪昊賢、沐羽、惟得等人。除了專業作家,輯三「我城漫遊」的作者群亦有香港舞蹈家、政治人物、社區工作者與素人學生,更能顯香港日常生活與庶民視角。



      本書繼續發掘這個城巿的多樣性,埋在熟悉之下的陌生,或隱或現的紐結;而它與第一集的差別在於,為「香港本土」引入了更多的海外維度,在更多的對照與差異之中,想像連結與共同,面對我們離散的本質。——鄧小樺(編者序)



      斷續看著新聞,斷續看著這些書寫香港的文稿;忽然覺得篇章如藥,鎮靜心神,又似旌幡與秘帖,招魂。——陳慧(推薦序)



      本書作者(依文章順序排列):房慧真�胡晴舫�袁紹珊�黃愛華�游靜�楊彩杰�廖偉棠�鄒頌華�甄拔濤�駱以軍�盧燕珊�李智良�言叔夏�沐羽�洪昊賢�寂然�惟得�黃麗群�楊佳嫻�楊天帥�廖偉棠�騷夏�李儀�李顥謙�黃裕邦�馮敬恩�王樂儀�袁嘉蔚�陳偉森�黃大徽�黃敏華�黃潤宇�曾詠聰�蘇朗欣�蘇偉柟



    各界推薦



      陳慧(作家)專文推薦



      沈旭輝(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

      馬家輝(作家)

      崔舜華(作家)

      張曼娟(作家)

      董啟章(小說家)

      潘源良(作詞人)

      ——港台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推薦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陳慧

    編者序? 他地在地? 鄧小樺

    ?

    輯一?


    ?

    一頭虎斑貓藏身熱帶水果叢?? 房慧真

    第三街的第三人? 胡晴舫

    天神與天后??? 袁紹珊

    高街?? 黃愛華

    路上?? 游靜

    祝願道? 楊彩杰

    北京路和北京道? 廖偉棠

    大學之道??? 鄒頌華

    像樹的記憶──記滑鐵盧?? 甄拔濤

    水仙? 駱以軍

    赫德道與台基廠頭條──Her Majesty and Chinese H(e)art? 盧燕珊

    渡日若渡海?? 李智良

    ?

    輯二


    ?

    維多利亞港的梨? 言叔夏

    如一段被遺忘的笑話,亞公角街?? 沐羽

    蛻皮──觀塘·宜安街? 洪昊賢

    理想的書店──英皇道的小事情?? 寂然

    皇后貶謫大道西????? 惟得

    林在蘇杭街? 黃麗群

    世界小得像一條街? 楊佳嫻

    彌敦道十字路口(自己有苦自己鳩) 楊天帥

    西洋菜南街尋人記??? 廖偉棠

    離開以後??? 騷夏

    ?

    輯三?


    ?

    牛不能承受的輕?? 李儀

    擊壤待渡?? 李顥謙

    啞火? 黃裕邦

    石圍角的那條斜路?? 馮敬恩

    城南道夏娃? 王樂儀

    新樂街? 袁嘉蔚

    界限街的花、書法和我? 陳偉森

    堅道以下荷李活道以上? 黃大徽

    西樓角路上的天橋? 黃敏華

    素服冷眼必嘉街? 黃潤宇

    電氣道 曾詠聰

    隧道?? 蘇朗欣

    上斜落斜?? 蘇偉柟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我在二○一八年八月應聘來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住在人稱妖山上的校內會館。獨來獨往著。二○一九年七月二十一日,看著手機上「立場新聞」在元朗西鐵站的直播畫面,坐立難安,下樓抽煙。暑假期間妖山寂靜無人,建築物前階梯扶手上有石雕,是爪鎮髑髏臉相凜然的神獸,我看著心愴難止,魍魑易收,忘卻正直與道義的人該如何對付?翌年搬到南京東路,七樓推窗外望,覺得像極小時候所住彌敦道上的風景。灰塵極大,從早到晚,車來車往隆隆聲不絕。一年之後,搬到同區的林森北路小巷,人稱「六條通」的地方,更早的時候,叫「大正町」。膝蓋受傷,廖偉棠、曹疏影來探望我,疏影站在小陽台伸頭看街上,說,好似灣仔……。我沒離開過。



      然後到了今年,疫情反覆,港版國安法如狼似虎。編輯瓊如在二月二十三日將《我香港,我街道》續集的稿件傳給我,那是週二,下課後流連咖啡室匆匆看了目錄,心想真好,接下來的二二八連假會過得飽足,因為有這些文稿餵養。



      然後到了星期天,二二八,之前因參與民主派初選遭到大圍捕的四十七人,被要求提前往警署報到,隨即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翌日提堂,扣押聆訊歷時五日四夜,大部份人不獲保釋……



      斷續看著新聞,斷續看著這些書寫香港的文稿;忽然覺得篇章如藥,鎮靜心神,又似旌幡與秘帖,招魂——



      房慧真記小時候隨家人出遊的香港,啊,不復見的龍門大酒樓,台北太原路竟與灣仔太原街神形相疊,從此我走過台北後車站,會想起灣仔太原街。洪昊賢的蛇羹回憶,記的是觀塘裕民坊,像鄉野傳說,要書寫的卻是未來未完成式,「要蛻不蛻的死皮,始終緊緊地包裹著光鮮而濕潤的鱗片。」對於在澳門長大的袁紹珊來說,香港則是一水之隔不斷變化的迷宮,「如有一個地方,去了無數次都好像首次踏足,猶如不斷變化的迷宮,那就是香港。」李智良白描廟街、新填地、渡船角,交錯馬六甲與沙勞旺的異地見聞,竟似繁複的夢,幻變生成人世,壓縮如長卷的詩。黃裕邦散篇斷句記下日常,深刻如無聲跳躍的燄, 他說,「街道就是回憶摺疊出來的現在」。變化是香港的天命,景物人事都定格在回憶中;從此,回憶是香港人的專長。



      「世上存在著無數這樣的小街……」,胡晴舫如是說,「總有街貓」。那麼邊緣,毫不重要,以致只以「第三」命名,曼哈頓也有一條第三街,胡都住過,胡見證了第三街的「縉紳化」,但她記得她當初的模樣。她記得,而且寫下來了,從此深埋於心靈土壤中。原來駱以軍曾經在大角咀住過三個月,經歷了港式春天,幾乎以為自己是培養液裡的草履蟲,行走在老區,觸目都是老人,他說,「連打著赤膊扛鋼條的也是老人」。從未見人寫香港老區如此傳神。他在香港沒找到與台北對應的街道名字,但發現香港有那麼多街道的名字取自樹木, 還有浣紗、琉璃、漁歌、銀影的詩意。他看到了。看著言叔夏迷失在香港的大廈名字與各式招牌中,我會心微笑。「而香港其實是座後巴別塔之城罷。」她真的看得懂香港的樓群。她在四座皆是普通話而廣東話愈趨愈弱的燒臘店中,執著於說台灣國語。是的,魚蛋粉要怎麼翻譯他自己?我要對言叔夏說一聲「謝謝」。楊佳嫻寫道,「一切的意義或許都算事後」;西洋菜街,樓上書店,最難吃的叉燒飯,崢嶸與悲傷都在其中。佳嫻都懂。黃麗群住在蘇杭街上的酒店,想起家族故友大林,「她在天母的家中總是長年儲藏了一條來自上環的迪化街」。一句話網盡此地他鄉。打算下一次來還是要住在同一間酒店,三個月後反送中運動爆發,十八個月後港版國安法通過,二十四個月後,大疫到來。黃麗群記下。



      都是香港的知心。



      甄拔濤人在倫敦,看著街名「Great Portlands Street」,港人程式開啟,直接譯成「偉大的砵蘭街」。他人在Waterloo,心繫的是油麻地地鐵站,於是,特拉法加廣場上聲援香港傘運,是如此理所當然。咫尺天涯,兄弟爬山;無論身處何方,同心。廖偉棠在高地最僻靜一隅的台灣林口,想起香港最熱鬧的旺角,想起西洋菜南街最熱鬧的青春。還有北京道,見證了他的搖滾歲月,詩人的頹喪與憤怒,一九九七。多年之後,卻是遍地黃金自由行。騷夏記慧沁,「梅窩鄉事會路兩邊都是野薑花田,後來水利工程剷平了」,那是我仍未認識的慧沁,認識她是決定來台之前,同時她也正準備移居台灣。然後,在台灣,嘉義阿里山,在她拿到台灣身份證,為自己安排的小旅行路上,她再一次聞到野薑花的香氣。慧沁有煲湯方程式:第一蛋白質、第二海鮮、第三植物、第四甜一點的植物、第五藥材,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沒想到我來台之後才有機會喝到慧沁煲的老火湯。騷夏說,離開以後,她也不曾離開。我們都沒離開。這一切猶如香港切片,是壓縮顯影著香港人感情的標本。



      然後我看到袁嘉蔚寫新樂街,記她對逝去??的愛。閱讀至此,仍未知袁嘉蔚能否被保釋……。亂世兒女。



      忽然想起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說的不是你我,是被我們愛著的香港。我由是相信,你會好起來的。

    ?
    陳慧




    其 他 著 作
    1. 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